
一、電火花加工的優(yōu)勢
1、適合于難切削材料的加工。由于加工中材料的去除是靠放電時的電熱作用的現(xiàn)的,材料的加工性主要取決于材料的導電性及其熱學特性,如熔點、比熱容、熱導率、電阻率等,而幾乎與其力學性能(硬度、強度等)無關(guān),這樣可以突破傳統(tǒng)切削加工對刀具的限制,可以實現(xiàn)用軟的工具加工硬韌的工件。
2、可以加工特殊及復雜形狀的零件。由于加工中工具電極和工件不直接接觸,沒有機械加工的切削力,因此適宜加工低剛度工件及微細加工。由于可以簡單地將工具電極的形狀復制到工件上,因此特別適用于復雜表面形狀工件的加工。
3、直接利用電能加工,便于實現(xiàn)過程的自動化。加工條件中起重要作用的電參數(shù)容易調(diào)節(jié),能方便地進行粗、半精、精加工各工序,簡化工藝過程。
二、電火花加工的局限性
1、主要用于加工金屬等導電材料,但要在一定條件下才可以加工半導體和非導體材料。
2、一般加工速度較慢。因此通常安排工藝時多采用切削來去除大部分余量,然后再進行電火花加工以求提高生產(chǎn)率,如采用特殊水基不然性工作液進行電火花加工,其生產(chǎn)率可以大幅提高。
3、存在電極損耗。由于電極損耗多集中在尖角或底面,影響成形精度。隨著技術(shù)的進步,粗加工時已能將電極相對損耗比降低至0.1%以下,甚至更小。
4、小角部半徑有限制。一般電火花加工得到的最小角部半徑等于間隙(通常為0.02~0.3m),若電極有損耗或采用平動或搖動加工則角部半徑還要增大。
本文由陌貝網(wǎng)小唐整理編輯